据近日各大媒体报道,近日,记者从江油市组织部门获悉,在抗震救灾中,为灾区孤儿哺乳的女警蒋晓娟被破格提拔为公安局副政委。对此,人们议论纷纷,看法不一。
显然,提拔“警察妈妈”为“警察副政委”是对其爱心的奖赏,旨在全社会弘扬一种奉献精神和提倡一种悲悯情怀。但奖励爱心以及弘扬奉献精神和提倡悲悯情怀,就非得将某“标志性”人物提拔当领导吗?
将“警察妈妈”提拔为“警察副政委”是否符合程序正义,而这样的仓皇定夺是否由于上任后其素质能力不具备对其够成新的伤害(相对于在地震时受到的伤害),就不必说了。我想说的是,如此一来,势必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即为灾区孩子哺乳能提拔,那么那些在大震面前显然比“警察妈妈”表现得更好的各行各业的人士要不要得到提拔,是不是更有理由得到提拔?—哪怕他(她)未必是当领导的料。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给人的感觉是只有奖励当领导才是最高的奖励,或者说奖励唯有奖励当领导一种方式?甚至在提拔干部方面造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局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会不会调动的是一个“警察妈妈”的积极性,打击的却是一片人的积极性?
我突然想起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旗舰》,其中有一段故事情节给人启迪较大,或可拿来一说。说的是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入伍,就想上舰,并且信心十足的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当舰长的料,结果可想而知:身为基地的参谋长不仅没有满足他上舰的愿望,甚至安排他连他做梦也想不到的部队养猪场养猪。我想,参谋长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磨砺他的意志,告诉他干什么都要循序渐进,切忌不切实际,好高鹜远。希望他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否则,就有可能欲速则不达。这,不是从一个侧面很好地回答了“警察妈妈”能不能一下子提拔为当“警察副政委”的问题吗?
古人云:“试玉要烧三月满,辩才须得七年期。”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应该站得比古人更高。总之,不论别人怎么看,愚以为将一个普通警察一下子提拔为副政委,多少有点匆忙草率,多少有点热情有余,理性不足。
6.22《常州晚报》时评版发
评论